通知公告

首页 > 人才培养 > 全日制研究生教育 > 通知公告 > 正文

人才培养

优秀研究生暑期论坛通知

发布日期:2021-07-06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为进一步促进暑期夏令营营员对学院各专业的了解,学院邀请各系优秀在校研究生为暑期夏令营营员做线上学术报告,欢迎营员和感兴趣的在校研究生参加交流。

 

一、力学系

主持人:黄国友 副教授

报告人:贾向正(2020级士生)、陈壮(2019级博士生)、匡增涛(2018级硕士生)

报告时间:2021年7月8日上午8:30-9: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点击链接入会,或添加至会议列表:

https://meeting.tencent.com/s/wQs7rFoJlVYo

 

报告题目:自折叠碳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

报告摘要:

鉴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近年来低维碳结构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尽管低维碳结构强度很高,但延性较差,而提高低维碳结构的延性一般需要以牺牲其强度为代价。另一方面,低维碳结构可以自折叠成微纳米器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原子模拟发现,自折叠碳结构可以组装为具有高强度、高延展性的宏观碳材料,这为克服宏观碳材料强度-延性悖论提供了一种拓扑折叠组装的新思路。

报告人简介:

贾向正,男,2020级固体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尺度力学模型构建。已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1篇已被接收,第一作者论文1篇(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IF = 12.241),第二作者论文2篇,另有2篇论文在投。参与撰写英文专著书章1篇。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全国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优秀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在线展示A类优秀论文,武汉大学第七届大学生“三创”成果展示会“优秀学术论文”等荣誉。

 

报告题目:基于近场动力学的裂纹扩展模拟

报告摘要:

近场动力学是一种非局部的数学物理模型,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破坏问题的研究中。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Cosserat连续体理论的近场动力学模型,针对纤维混凝土的破坏现象展开研究,调查了微结构在裂纹扩展现象中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发展了键基对应模型,可以将传统本构关系直接引入到近场动力学模型中,研究了材料的塑性破坏现象。

报告人简介:

陈壮,男, 2019级固体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固体力学,已发表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论文1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4篇(二区2篇,四区1篇,中文核心1篇),第二作者论文3篇(二区2篇,三区1篇),另有1篇第一作者论文在投。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获得武汉大学2017届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等荣誉。

 

报告题目:多稳态层合壳的数值仿真方案

报告摘要:

层合壳的多稳态现象是复杂的大变形、强非线性、多分岔问题,快速准确预测层合壳结构的多稳态行为是设计特定功能型结构的关键。本文旨在综合运用壳理论、数值渐近法以及稳定分析方法,构建高效、准确的数值仿真方案,以快速、准确地预测非线性平衡路径、临界点演化及平衡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构建的仿真方案可准确、快速地模拟层合壳的多稳态现象,为设计先进的复合壳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工具。

报告人简介:

匡增涛,男, 2018级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固体力学,累计发表SCI论文2篇,共同第一作者论文1篇(JMPS,一区Top,IF=5.471),第二作者论文1篇(IJSS,二区Top,IF=3.900),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1项为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获研究生“优秀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参加国内外力学领域重要会议5次并作口头汇报,参与组织2次国际学术会议。

 

二、岩土与道桥系

主持人:唐旭海 教授

报告人:谢维强(2019级博士生)、许婧璟(2020级博士生)、李孟熠(2020级博士生)

报告时间:2021年7月8日上午9:30-10: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点击链接入会,或添加至会议列表:

https://meeting.tencent.com/s/wQs7rFoJlVYo

 

报告题目:基于现场原位测试系统的岩机互馈分析

报告摘要:

岩体力学参数是岩体力学性质的直接体现,影响TBM的施工效率。TBM施工牵涉人-岩-机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为系统研究其影响机制,大量获取TBM机械参数的同时应大量获取岩体参数,本研究提出原位贯入测试系统和岩渣实时获取及处理系统,实现岩体与TBM作用的相互反馈。

报告人简介:

谢维强,男,中共党员,2019级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TBM施工岩机互馈感知。已发表SCI五篇(均为top),大修1篇,在投4篇,已发表核心期刊2篇,会议论文1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

 

报告题目:深部岩体破裂机制及高性能工程仿真软件开发

报告摘要:

当遭遇断层带的破碎岩芯、极其稀少且形状各异的太空陨石等特殊岩体时,都难以获得MTS等传统宏观岩石力学实验所要求的高质量标准岩样,无法精确测定岩体力学。课题组通过研发微观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和跨尺度高性能仿真算法,发展了适用于破碎、小尺寸岩体的力学参数精细测量方法。同时,研发了水(冰)-力-热多场耦合作用下岩体破碎过程高性能仿真软件,为解决水力压裂、隧道掘进、太空勘探等工程问题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报告人简介:

许婧璟,女,2020级岩土工程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微观岩石力学实验及微细观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论文:1篇一区TOP期刊SCI论文及1篇EI期刊论文。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演化过程的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标准化体系”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川藏铁路深埋超长隧道工程灾变机制及防控方法”,曾参加2018年及2019年国际会议美国地球物理年会AGU,并做1次口头报告,获武汉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二等奖。

 

报告题目:热力耦合作用下深部岩体力学响应分析及损伤评价研究

报告摘要:

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高放核废料处置问题备受关注。高放核废料处置后的核元素由于在较长的半衰期内仍然会产生大量余热,在温度荷载作用下,围岩内部微裂纹起裂并扩展形成通道,会导致放射性核废料的迁移和泄露,造成重大安全隐患。本课题采用实验及模拟方法深入探究热力耦合作用下深部岩体力学行为及细观损伤破坏机理。建立起岩体细观结构同外部热力耦合作用之间的定量关系,形成系统的考虑热力耦合作用的深部岩体力学特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报告人简介:

李孟熠,女,中共党员,2020级岩土工程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场耦合岩土体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累计发表3篇论文,1篇EI,2篇2区SCI,其中第一作者论文2篇,导师一作学生二作论文1篇。参与国家自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川藏铁路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专项项目及岩石多场耦合作用破坏分析课题项目。曾获武汉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大学三好学生、武汉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武汉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武汉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一等奖等荣誉。

 

三、建筑工程

主持人:胡晓斌 教授

报告人:吴杨威(2019级博士生)、李发平(2019级博士生)、王叹(2019级博士生)

报告时间:2021年7月8日上午10:30-11: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点击链接入会,或添加至会议列表:

https://meeting.tencent.com/s/wQs7rFoJlVYo

 

报告题目:冷弯薄壁波纹腹板箱梁及自攻螺钉连接受力性能研究

报告摘要:

冷弯薄壁波纹腹板钢箱梁由冷弯薄壁C型钢或矩形管与波纹腹板经自攻自钻螺钉连接而成,该梁充分发挥了冷弯薄壁型钢轻质高强和标准化生产的优点,组装高效,成品质量高。可充分发挥波纹钢腹板优良的受剪性能与平面外稳定性,可以与现常用于冷弯薄壁钢结构中的轻钢桁架作对比,在保持用钢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有效解决轻钢桁架平面外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有望实现一定程度的替代。

报告人简介:

吴杨威,男,2019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累积发表论文3篇,在投一篇2区,获得发明专利1项,在审专利2篇。参与中铁大桥局研究院合作课题一项,获第二届冷弯薄壁钢结构会议优秀论文奖,获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荣誉。

 

报告题目:高延性地聚合物制备及其增强机理研究

报告摘要:

本研究制备一种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构成的三维无定型网状结构高延性地聚合物。制备高延性地聚合物的极限拉伸应变为7%~9%,平均裂缝宽度为20~50um,抗压强度为40~50MPa、抗拉强度为4~5MPa。该高延性地聚合物具有优越的氯离子固化能力,将其作为加固材料的同时兼作防腐材料,并与高强性的FRP相结合,形成高延性地聚合物/FRP网格加固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技术,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势,实现高效修复、受力性能提升和阻止钢筋再次锈蚀的多重效果。

报告人简介:

李发平,男,汉族,中共党员,2019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延性地聚合物混凝土研发及其结构加固研究。累计以第1作者(导师第一,学生第二)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10.588)、《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IF=6.141)中科院一区Top期刊等上发表SCI学术论文1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其中获授权5项,还有8篇在实质审查中,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北省创新专项重大项目、武汉市基础前沿项目等5项。曾荣获“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称号”,第五届湖北省“长江学子”创新奖,累计获得四次国家奖学金。

 

报告题目:钢管混凝土柱温度场研究

报告摘要:

为了研究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UHPCFST)升温过程中内部热传导规律以及混凝土非均质性对截面温度场的影响,本文基于8根UHPCFST柱升温试验,测量多层柱截面多个深度不同方向上温度。分析了深度、钢纤维掺量、粗骨料含量和升温制度对升温过程柱截面温度场分布和和离散性的影响。

报告人简介:

王叹,男,中共党员,2019级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钢管混凝土抗火。累计发表6篇科技论文, 3篇1区SCI、1篇3区SCI、一篇EI论文、一篇中文核心论文,其中两篇SCI论文为第一作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重点项目一项。2020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武汉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获得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

 

四、市政工程

主持人:薛英文 副教授

报告人:刘洋(2018级硕士生)、张珂菁(2019级博士生)、邓佳(2019级博士生)

报告时间:2021年7月8日下午14:30-15: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点击链接入会,或添加至会议列表:

https://meeting.tencent.com/s/wQs7rFoJlVYo

报告题目:生物膜基膜在MBR中的过滤特性及稳定机制研究

报告摘要:

目前,国家正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污水问题亟待解决。膜生物反应器将生物处理单元与膜组件结合于一体,满足了农村污水的处理要求。膜污染问题却严重限制了MBR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推广。MBR中,虽然膜表面的生物膜是过滤阻力的主要贡献者,但其具有透水的连续结构,可以强化污染物截留。同时,生物膜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还能缓解膜污染。因此,MBR中或许可以抛弃微滤膜直接利用生物膜实现固液分离,同时依靠微生物解决膜污染问题。

报告人简介:

刘洋,男,中共党员,2018级市政工程系硕士生,已发表SCI论文4篇,第一作者论文1篇(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IF=7.480),第二作者论文3篇。获得雷军奖学金,武汉大学优秀学生,武汉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报告题目:生物矿化处理重金属污染的过程研究及机理分析

报告摘要:

生物矿化作为一种新型重金属处理技术,具有高效,稳定,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本课题研究了不同菌种的重金属矿化机理,并实现了无限次循环矿化,以及工程应用的SBR工艺初步探索。为重金属处理领域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报告人简介:

张珂菁,女,中共党员,市政工程系博士研究生二年级。已发表SCI论文7篇,发明专利1项。其中第一作者SCI 3篇(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10.588;Chemosphere,IF=7.086),第二作者SCI 2篇,另有第一作者在投。获得研究生雷军奖学金,武汉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等。武汉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武汉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优秀研究生,湖北省给排水论坛一等奖等。

 

报告题目:改性绿锈对地下水中卤代物的还原降解

报告摘要:

卤代有机物是工业中常用的溶剂、阻燃剂,它很难被微生物降解、且具有毒性和迁移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卤代污染物成为了近些来的研究焦点。

报告人简介:

邓佳,男,中共党员,2019级能源与环保工程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处理纳米材料,已发表SCI论文4篇(3篇一区top期刊,1篇3区期刊),第一作者3篇,2篇论文在投。获得“第十四届湖北省给水排水工程与环境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一等奖,研究生二等奖学金,研究生男子篮球赛冠军(最佳运动员)等荣誉。

 

五、工程管理

主持人:汪洋 副教授

报告人:刘璇(2018级硕士生)、娄嘉明(2019级硕士生)、张璇(2018级硕士生)

报告时间:2021年7月8日下午15:30-16: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点击链接入会,或添加至会议列表:

https://meeting.tencent.com/s/wQs7rFoJlVYo

报告题目:海绵城市项目公众支付意愿研究

报告摘要:

为应对城市洪涝和水质问题,中国推出了海绵城市倡议,优化城市水生态系统。海绵城市作为一个解决环境问题的大型公共项目,需要公众的资金支持和认知。支付意愿(WTP)是研究公众行为意愿、评价项目综合效益的有效工具。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从感知价值的角度探讨了提高WTP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1)知觉行为控制对WTP的影响最强;(2)验证了态度-意向关系的一致性;(3)感知价值是通过价值-行为双重框架间接预测WTP的先导性因素。研究结果对政府和开发商优化海绵城市开发融资和运营具有现实意义。

报告人简介:

刘璇,女,中共党员,2018级工程管理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城市建设,现已发表一篇SCI论文,影响因子9.40,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3项,参与国际学术会议3次,曾获国家奖学金、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

报告题目:关联网络视角的复杂项目风险响应研究

报告摘要:

传统的风险管理理论无法对源自组织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项目风险关联系统做出响应。为此,采用文献法和案例法确定了78个复杂项目风险,通过三轮头脑风暴会议收集了风险关联数据。随后建立复杂项目风险关联复杂网络模型,引入实证分析,将目标免疫和改进熟人免疫策略应用于经修正的案例项目风险网络,探究网络密度变化,以此确定最优免疫策略,包括识别关键风险和预防风险异常传播。研究结果证明了模型可行性和优越性,及所提出的风险响应策略的适用性。

报告人简介:

娄嘉明,男,预备党员,2019级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项目风险应对、复杂项目跨组织交互机理、复杂网络理论及应用。累计发表SCI二区论文1篇、EI/ISTP论文1篇、北大核心论文1篇,另有在投SCI二区论文1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篇、北大核心论文1篇。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获武汉大学第十三届土木工程与力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二等奖、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

 

报告题目: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

报告摘要:

承包商选择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国内现行的最低价中标的承包商选择策略仅片面地关注承包商的投标报价,对承包商的评估视角过于单一。本研究旨在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基于专家群体信息输入的工程项目承包商优选决策支持模型以改善当前承包商选择策略的弊端,主要包括专家评价信息表征方式,专家和指标的权重确定,共识达成过程,以及信息融合过程。

报告人简介:

张旋,女,2018级工程管理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中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设计,现已以第二作者在《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IF:7.7),《Knowledge-based Systems》(IF:8.038),《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IF:6.954)发表SCI一区论文3篇,SCI二区TOP论文1篇,SCI四区2篇,一篇在投论文,获得武汉大学光华奖学金,武汉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21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