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首页 > 学生工作 > 研究生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生工作

科研翻山海,从枯燥到享受之路——建工二支部成功举办第七期“筑浪珞珈”分享会

发布日期:2022-05-03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筑浪珞珈”第七期分享会于2022年4月28日晚19:00在结构楼三楼会议室举办。本期分享会有幸邀请到了宋杰老师李发平博士为大家分享科研故事,交流学术心得。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旭书记也出席了本次交流会,交流会由建筑工程系研究生第党支部书记何波主持,吸引了共计40余名研究生参加。

 

1 现场观众仔细聆听

Part 1

结构工程2019级博士生李发平首先为大家带来《从科研的“枯燥”到“享受”之路》的分享李发平博士曾荣获首届“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第五届湖北省“长江学子”创新奖、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一等奖、光华奖学金、累计四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等诸多荣誉他结合自己在求学和科研道路上的亲身经历从两个方面展开了分享。

 

2 李发平同学进行分享

一、“创新点”的上下求索

李发平以自己在博士期间如何明确科研方向的经历为引,指出如何在广阔无际科研“瀚海”中寻找适合自己并为之努力的“创新点”。2019年6月从外校初到武汉大学时,由于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丰硕,他的导师李杉教授非常认可的科研创新能力,因此并没有明确指定他的博士课题,而是给了很大的自主选择空间,让他去探索在博士期间感兴趣研究并有价值的方向。对于一个学生而言这个任务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李发平一开始也感到十分迷茫不知所措,但是在导师的不断开导鼓励他开始大量阅读文献,听学术讲座,与学科前沿的研究者交流。经过几个月的艰难思索之后,他把目光放在了粉煤灰基地聚合物上。粉煤灰基地聚合物是一种利用工业废弃物制备的胶凝材料,可以用以代替硅酸盐水泥,能有效的改善水泥制备过程中消耗的大量能源以及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的问题。

确定好方向后,新的问题摆在面前。由于他所在的课题组此前并没有做过地聚合物的相关课题,选择这样的新方向需要克服从0到1的过程——配置性能达标的粉煤灰基地聚合物。虽然地聚合物发展已久,但是一直达不到预期的性能,延性差、收缩性能大、不能常温制备问题都制约其应用于工程实际。因此李发平与师弟进行了经过长达半年的探索,进行了上千组的试配实验,在经历了大量的失败与改进后,终于发现加入改性MWCNTs(碳纳米管)可以改善微观孔隙结构,提高耐久性和延性;加入聚乙烯醇纤维(PVA),提高延性、抗拉强度等性能;加入粒化高炉矿渣,实现常温制备,提高抗压强度,并确定了各种原材料的最佳掺量和制备工艺。这一系列尝试使成功制备出一种绿色高延性地聚合物混凝土(EGC),极限拉应变达到7%~10%,抗拉强度达到3~6 MPa,抗压强度到达35~50MPa,性能较普通混凝土有了极大的提升。在材料制备成功后,结合课题组进行工程结构加固的经验,发明了EGC/FRP格栅修复加固混凝土结构新技术。

 

3 李发平同学PPT节选

李发平总结到,真正有志于在科研道路上有所成就的人不能满足于别人给你指定方向,而要自己去挖掘有价值的点,这就需要你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对某一领域的前沿成果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然后通过辛勤的不断尝试,才能真的有所突破。

二、心心相印——生活与科研都要用“心”

李发平将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和科研心得归纳为“五心”:初心、决心、信心、细心和恒心。希望给大家一些思考和启发。

 

4 李发平同学PPT节选

第一:初心。李发平指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号召,无论从事什么事业都要把自己的初心始终铭记在心,时时思考步履不停。他谈到当初由于高考失利去了一所二本院校,因此在进入本科学校后脑袋里想的第一件事就是一定要读研读博去更好的学校深造,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一直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通过十年的努力,他阶段性实现了一些目标,但是这个初心所代表的一直往上走的信念始终没变。 

第二:决心。在读硕士的时候,他就下定决心要走科研这条道路。在进行科研课题研究时,时常会出现一些难以攻克的问题,有时需要将几日整理记录的数据推翻,重新测定,更严重的情况则是需要重新设计实验方案,拟定新的实验方向。此时,决心是否坚定就影响到能否持续坚持下去。所以他鼓励大家可以早点找到自己愿意在未来从事的目标,并一往无前。

第三:信心。科研的道路肯定是曲折的,作为刚开始接触科研的小白,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遇到试验失败时候,不要气馁,往往试验的失败意味着更大的发现,一定要沉的得住气。在读研一的时候,他由于长时间看文献没有任何的头绪,实验数据不理想,文章写不出来,那阶段他在实验室睡觉将近半年时间,有一段时间几乎失去了信心,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从事科研这条道路。在这样大量的负面情绪下,他选择了跑步来进行排解。跑步时,每当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他便感到仿佛梦想也触手可及。硕博期间长时间的坚持跑步也让之前重200多斤的他瘦了将近60斤,同时也让他养成了自律的性格,在科研工作中也更有信心,既然连身体都能改变,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

第四:细心。他提出在做试验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对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形进行认真分析,试验要规范操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规定进行。当遇到不解困惑时,不要糊弄过去,要细心严谨求证,可以通过阅读大量此专业的文献,从文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可以与导师、课题组的师兄师姐去探讨解决问题。

第五:恒心。这点是最为难能可贵的,其实大部分失败者主要是因为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当发现自己不能坚持下去的时候,多想想当初的初心和决心。科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科研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然而科研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我们可以体验到从试验失败到文章被顺利接收过程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及“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舒坦,我们要能从中提取快乐,并溶于生活。

分享最后,李发平用一段话总结了对科研的认识:科研这条路从来都不是一条平坦开阔的大道,而是一条充满未知崎岖的羊肠小径,每个在路上的科研人更像是朝圣者,怀着对个人价值的无限追求,投入贡献出自己的青春与热情。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枝繁叶茂。

Part 2

紧接着,建筑工程系特聘研究员宋杰老师跟大家做了《科研翻山海, 山海皆可平》的分享。宋杰老师主要从事结构风工程、结构振动、风能收集、机器学习等研究,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康奈尔大学、多伦多大学进行研究工作他从自身丰富的科研经历出发,向大家讨论了在科研中遇到问题导师无法给出答案时如何寻求解决方案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他由浅入深提出了以下四种途径:

 

5 宋杰老师分享

一、自己查阅资料

宋老师认为在科研中遇到问题后首先肯定是自己先进行思考,一定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你是这个课题的执行者和负责人,不要一遇到问题便急于求助他人,这样对于自己的思维训练和科研能力养成是不利的,可以先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资料查阅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熟悉相关的基础理论,了解前沿的研究进展,在这样的基础上仍无法得到答案,再去寻找外界的帮助和解答。

二、与不同方向的同学交流

宋老师提到我们的导师尽管知识经验丰富,但是他的研究总是有边界的,给我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课题,往往是全新,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或者跟导师一起去摸索的,因此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导师可能也无法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尝试去积极与不同方向的同学进行交流,因为同龄人相近的研究经历可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更能相互理解,并且不同方向的同学在技术层面和实现方法等可能有不同的经验也能给予我们启发,退一步说即使与之交流的同学可能不是特别了解我们的领域,但在将自身问题讲给对方听的时候,我们能把自己的这个问题梳理得更加清楚,更加的清晰,然后有助于我们自身去慢慢的去找到一些答案。

三、邮件去咨询业内专家学者

宋老师以他在就读研究生时的经历为引,向大家分享了邮件去咨询业内专家学者的好处。他在就读研究生时碰到了很长时间的瓶颈,而他的导师当时并没有办法给他答案。于是他在多方了解后联系了同济大学的一个老师,这是一位十分热心的学者,给了他很多很有价值的文献,包括老师自己的笔记,并嘱咐后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跟他联系。宋老师成为一名老师后,他更能很理解这种心理,当他自己的学生提问时也会很热情的去解答,这是因为感觉到自己做的东西有人在关注,有人感兴趣,因此也会尽全力的去帮助他。所以宋老师建议大家不要畏惧联系一些业内大咖担心不被理睬,而要积极主动的去联系,保持诚恳和礼貌,很有可能你就可能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或者一些建议。

 

6 宋杰老师PPT节选

四、走出去,多和外界交流

宋老师在世界各地的高校内都有研究经历,他也从中受益匪浅,因此他很建议大家积极的走出去跟外界交流。他谈到在读博士的时候碰到了科研上的一些问题,导师无法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建议他去找浙大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刚从加拿大回国,做的方向与他相关,于是在主动联系后他被邀请去杭州当面讨论。因此宋老师前往杭州待了一两个月,在与这位老师的朝夕相处中解决了很多问题。再后来博士毕业之后,他又碰到了结构中比较困难的关于非线性非高斯的一个问题,于是当时有机会就找到了康奈尔大学一个老师,这位老师是在这个领域的世界权威之一,在主动联系后他就前往康奈尔大学合作了一段时间。

 

7 宋杰老师PPT节选

宋老师总结到,在他的科研经历中,这些主动联系外界前往世界各地的研究经历对他的科研道路是很有帮助的。他举例到他在日本交流期间与国际风工程协会的主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定期进行讨论,而这些世界上最顶级的教授也会给到一些领域前沿的认识,这对于自身在该领域的深耕无疑是很有裨益的。此外这样的联系对于自己做老师带学生也有很多帮助,可以相对容易的将学生推荐过去交流。

分享最后宋老师还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在世界各地拍摄的照片,他提到出去交流的过程也可以是以一个正当的理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和生活。尽管这对我们科研可能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但是换个心境,换个思维方式对科研的开展还是有用的。宋老师最后谈到,当时在美国的时候仍然会随身带着国旗,心里想着走出去看世界,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再回来建设祖国。宋老师的这番话也引起大家的阵阵掌声。

Part 3

在两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后,大家也迫不及待的想向他们提一些问题。王喆向李发平提问如何进行有效的文献阅读和管理的问题,李发平提到阅读文献主要包括三步:第一是明确阅读目的,要明确自己阅读这篇文献是为了扩充对某一领域或话题的认知,还是了解某一个具体概念和方法,带着问题和思考去阅读;第二阶段是根据目的选择阅读策略,其实就是通过选择性的阅读,节省时间和精力,在明确想要了解什么之后,有选择的进行一轮扫读和二轮深度阅读;第三阶段是总结整理,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一些文献管理软件和笔记整理软件,总结部分需要做的是盘点思考问题,整理笔记标记和摘录,进行文献归档,详细高效的文献阅读总结整理能为后来的论文写作提供很多便利。

 

8 王喆同学提问

林晨隆向宋杰老师提问关于国内外的研究者在科研工作开展中的差异以及值得借鉴之处。宋老师先点出国内外做科研是存在一些显著差异,各有长处和不足,应该理性看待,不能以偏概全。他提到国内的研究者可能会较为倚重“基金”,科研经费是部分研究者不得不考虑的实际问题,而在国外可能这方面的约束会相对宽松一些,此外国外的研究生培养会相对国内宽松一些,虽然这样有利于激发创造力,但是对于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可能也会导致松散虚度等现象。

 

9 林晨隆同学提问

紧接着,程志军向宋杰老师提问如果未来想从事科研事业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宋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提出前期最重要的是最好眼前的工作,如果致力于科研就要在硕博期间潜心研究排除杂念,多发成果,他提到他在读博时脑袋里时时刻刻都装着几个科研问题,有时可能会半夜想到问题从床上爬起来赶到学习室继续研究,当你做到专注和深耕时,未来的科研道路也会越走越顺。杨旭书记对这个问题也颇感兴趣,他补充到无论选择从事什么样的事业,适当的进行职业规划都是对人生负责的表现,在选择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时也要考虑自己的性格喜好和能力是否契合,尽管克服困难勇往无前是值得颂扬的,但如果在努力很长时间后仍感到痛苦艰难,其实这时候应该适当审视一下这样的道路是否适合自己。杨书记的一番话也引起了诸多学生的深思和共鸣。

 

10 程志军同学提问

Part 4

热烈的讨论环节结束后,杨书记对本次分享交流会做了总结。他首先对本次筑浪珞珈活动的内容进行了肯定,表示这次分享会达到了师生自由交流的目的;同时对两位分享人的经验分享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学生和老师作为分享者的搭配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带给大家科研的心得和体会,同时他勉励大家在这样的经验分享中可以抓住一些具体的事件深入展开,挖掘故事背后的思考和收获;最后杨书记以自己在遥感学院当党委书记时的经历启发在场的各位研究生,在研究工作中也要注意多去寻求外界交流,在各类学术活动中从思想层面、方法层面、情感层面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杨书记向大家解释了“筑浪珞珈”创立的初衷即是希望增加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交流,相互学习宝贵经验,并希望可以把品牌做出去,体现出丰富的价值内涵,把交流的思想沉淀下来、成为土建学院思想传播的一个源头。

 

11 杨旭书记总结

Part 5

两个小时的精彩分享转瞬即逝,会后,许多同学都感到受益匪浅,参加分享会的安俊澎谈到,近阶段自己的课题也遇到了瓶颈,本次科研经验分享让他更有勇气去面对科研当中的挫折和失败。杨哲铭也提到,这次分享会让他知道在面对科研当中的种种问题和挑战的时候,一定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和不怕苦、不怕累的毅力,不轻言放弃,要相信只要努力去做,就一定能有所收获。汪鹏谈到,两位分享者的倾囊相授让我在如何寻找创新点、如何高效阅读文献等问题上有了很多启发,向大家介绍了很多实用的小方法,干货满满,期待下一次分享会的举行。

 

12 分享会合影

 

 

文字:宋杰,李发平,陈得锋,何波,陈炼雄

图片:陈得锋

编辑:蒋益涵

审核:徐晓瑜、靳天赐、蒋益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