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申请书

首页 > 国家教学成果奖 > 成果申请书 > 正文

国家教学成果奖

主要完成人情况

发布日期:2022-10-17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1)完成人

   

刘泉声

   

出生年月

196208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教授

学院院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岩土工程学科研究

工作单位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027-68772309

移动电话

13907178765

电子信箱

liuqs@whu.edu.cn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思政引领、目标导向、多方协同机制下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22年度,排名1

2.武汉大学师德标兵2021

3.武汉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2021

4.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负责人,2010

5.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度,排名1

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度,排名1

7.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度,排名1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

负责思政引领 目标导向 多方协同——高素质土木类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组织实施、实践检验和应用推广,土木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负责人,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武汉大学)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课题负责人,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土力学湖北省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成员,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控制方法》建设负责人,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改革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长效机制研究》负责人。主讲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岩石力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概论》、《工科试验班专业导论》。

                                    







 主要完成人情况

(2)完成人

  

徐礼华

出生年月

196209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教授

/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从事土木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的专长

工作单位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13507169455

电子信箱

xulihua@whu.edu.cn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5

2.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152017

3.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15),2013

4.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10),2014

5.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8),2013

6.湖北省教育系统先进女教职工,2013

7.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2011

8.武汉大学教学名师,2014

9.首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4,2021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

在本项目研究的前期担任学院院长,为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设计和组织实施奠定了基础,对土木工程专业一流主干课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将《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建成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湖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以土力学、基础工程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设计等核心专业课程为依托,主持组建教学团队,入选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近5年带领课程组成员完成多项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6部;受聘2018-2022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主要完成人情况

( 3 )完成人

  

吴志军

出生年月

198301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教授

学院副院长(教学)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岩土工程学科研究

工作单位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027-68776357

移动电话

18329190615

电子信箱

zhijunwu@whu.edu.cn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思政引领、目标导向、多方协同机制下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22年度,排名2

2.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变形协调作用分析方法与控制技术2021年度

3.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2019年度

4.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深部复杂地层TBM安全高效掘进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2019年度

5.第九届中国侨界贡献奖2022年度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

主管学院本科教学,领导完成学院2018版和2020版本科培养方案修订,负责智能建造新工科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及本项教学成果的检验和应用推广工作。负责土木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支撑项目规划教材、示范课堂、MOOC课程、课程思政、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跨学院(系)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建设项目的组织落实。是1-4-6专业实践育人范式主要构建者,多方协同育人平台主要搭建者,获2019年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优秀奖。主讲土木工程专业课程《隧道工程》、弘毅学堂《工科试验班专业导论》。 

                    






主要完成人情况

(4)完成人

  

方正

出生年月

196602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教授

/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给排水专业教学、市政工程科研

工作单位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13237185245

电子信箱

415370134@qq.com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思政引领、目标导向、多方协同机制下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22年度,排名3

2.《新工科理念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改革》获武汉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019年度

3.《城市隧道及地铁火灾烟气控制与人员疏散关键技术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2019年度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负责人。负责思政引领 目标导向 多方协同——高素质土木类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探索、检验和应用;组织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开展烛光导航实践,校企协同、学校与社会协同育人的组织落实;在全国率先开展给排水专业加入土木大类招生培养的教学实践,进行新工科教学实践改革,负责完成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证(评估)工作。在全国给排水一流专业建设经验交流会和全国土木工程学科群实践育人平台建设示范研讨会上推广本项成果。2018-2022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主要完成人情况

(5)完成人

  

胡衡

出生年月

197807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教授

学院副院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从事与力学专业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专长为复合材料力学及计算固体力学

工作单位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027-68775337

移动电话

13545371740

电子信箱

huheng@whu.edu.cn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思政引领、目标导向、多方协同机制下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22年度,排名4

2.2015年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

工程力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负责人。负责思政引领 目标导向 多方协同——高素质土木类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在工程力学专业的实践探索、检验和应用;负责培养方案更新升级过程中基础课程、跨学院交叉课程的设置与调整;承担工程力学专业课程《弹性力学》、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弹性力学及有限元》及工科试验班课程《工程力学专业导论》,获全国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

                           






 

主要完成人情况

(6)完成人

   

傅旭东

出生年月

196603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教授

/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从事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教学、科研与生产;

具有岩土工程学科的教学、科研、工程设计的专长。

工作单位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13986111225

电子信箱

xdfu@whu.edu.cn

通讯地址

武汉大学工学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10教南405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一等奖(第二名)2021,主教练

2.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土力学负责人,2020.11

3.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湖北省教学团队,2019,第2

4.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一等奖(第一名)2019,主教练

5.湖北省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成果一等奖,2018,第2

6.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第3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

 

牵头完成了2018版、2020版土木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为构建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现知识更新和能力塑造,解决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更新升级不同步的问题做出了贡献。土力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湖北高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出版教材2部,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全国水利行业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第2主编);发表教学论文9篇;主持及参与省部级、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0项;指导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分别为4项和2项。             






 

主要完成人情况

(7)完成人

  

谢献谋

出生年月

197203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副研究员

副总经理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工作单位

武汉大学后勤集团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13871189025

电子信箱

326466690@qq.com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思政引领、目标导向、多方协同机制下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22年度,排名5

2.武汉大学海航奖教金,2019年度

3.武汉大学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度

4.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证研究论文征集二等奖——论文《社会需求视角下的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2017年度

5.武汉大学蓝月亮奖教金,2016年度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

担任学院党委副书记期间,负责思政引领 目标导向 多方协同——高素质土木类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思政引领工作的设计、组织实施和实践检验;负责大学生党建工作,在全国首创大学生党建网格工程,打造学干-寝室-家庭联动的学风建设模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典型示范功能;指导本科生第二党支部荣获首批全国高校样板党支部称号,该支部也是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院士对口联系支部;负责统筹第二堂课校园文化活动设计、组织、实施,与第一课堂形成良性互动。






 

主要完成人情况

(8)完成人

  

李杉

出生年月

197908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教授

学院建筑工程系系主任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

工作单位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18571596070

电子信箱

lishan@whu.edu.cn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思政引领、目标导向、多方协同机制下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22年,排名6

2.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混凝土结构服役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2020年,排名2

3.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性能纤维复材提升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关键技术与应用,2016年,排名5

4.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FRP加固工程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1年,排名4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

智能建造专业建设负责人。负责推进思政引领 目标导向 多方协同——高素质土木类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负责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专业课程思政融入与实践;负责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以建筑物检测与加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纽带,健全校企协同育人体系;负责构建并实施认知实习、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六个模块相联动的实践育人模式,编写创新性试验课程教材《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指导学生专业实习、创新性实验、创新创业科研项目、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毕业设计等。 






主要完成人情况

(9)完成人

  

汪洋

出生年月

198011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副教授

学院工程管理系党支部书记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工程管理教学科研,可持续、智能建造与管理

工作单位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13886178600

电子信箱

wangyang.whu@foxmail.com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思政引领、目标导向、多方协同机制下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22年,排名7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方向负责人。负责推进思政引领 目标导向 多方协同——高素质土木类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体系构建与应用;负责构建融合智能建造技术与土木工程管理的协同育人方法创新,主持湖北省级教学科研项目“VR/AR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等多项教学研究课题,参与智能建造实验室和智能建造本科专业建设,发表多篇教学研究论文;负责“1-4-6”专业实践育人范式的组织实施,指导学生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社会时间活动,指导学生通过创新训练发表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主要完成人情况

(10)完成人

  

张晓平

出生年月

1982 08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教授

学院党委副书记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从事土木工程教学和科研工作,专长为岩土工程

工作单位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13007126295

电子信箱

jxhkzhang@163.com

通讯地址

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8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2019.11 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2.2019.12 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3.2021.06 获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

现任学院党委副书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推动科教产研融合、多方协同育人发展,为解决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中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分离的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教育部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通过党建引领,采用支部共建的方式科技助力红色革命老区、偏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土木工程科技实践中实现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家国情怀的培养,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融通 






 

主要完成人情况

(11)完成人

  

胡志根

出生年月

196404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教授

/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水利工程施工与管理的教学与研究

工作单位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联系电话

13607192629

移动电话

13607192629

电子信箱

zhigenhu@whu.edu.cn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胡志根,严鹏,刘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课程,2020130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袁光裕,胡志根,《水利工程施工(第6版)》,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GJC-G-2-2021167,国家教材委员会

3.武汉大学教学名师,2011

4.宝钢优秀教师奖(200810137),2008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

四位一体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课程建设、实践育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的负责人,主编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第6版)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国家级二等奖,是1-4-6专业实践育人范式的主要推动落实着。获得了宝钢优秀教师奖以及武汉大学教学名师。

 






 

主要完成人情况

(12)完成人

  

余亮

出生年月

198710

最后学历

研究生

专业技术

   

/

学院党委副书记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从事党政管理工作

熟悉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单位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联系电话

027-68773887

移动电话

15926392533

电子信箱

136514059@qq.com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思政引领、目标导向、多方协同机制下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22年,排名8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

负责成果思政引领、一二课堂协同育人的研究实践及--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依托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教研教改课题研究与实践,参与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湖北省高校实践育人特色项目(重点资助)、武汉大学教研教改项目等研究课题10余项;负责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教研教改论文撰写和推广,撰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对新时代青年的启示》、《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对策》等教研教改论文10余篇,以问题为导向,推进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和研究相结合,不断深化培养体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

 






 

主要完成人情况

(13)完成人

  

杨荷

出生年月

1992 07

最后学历

硕士

专业技术

   

/

学院团委书记、本科生辅导员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单位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027-68772236

移动电话

18062584201

电子信箱

1019463985@qq.com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20226月曾荣获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十佳标兵荣誉称号

2.20224月荣获湖北省第十届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

 

 担任学院团委书记、本科生辅导员,围绕一致目标,通过手段互补,过程衔接,在第二课堂设置建设方面,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紧密衔接,对解决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育相脱节的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荣获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十佳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