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了“思政引领、目标导向、多方协同”的土木类人才培养理念
思政引领,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将思政铸魂融入素质教育全过程,明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方向。目标导向,确立土木类人才培养目标,贯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理念,结合新时代土木行业转型升级需求,对培养方案、课程内容、管理模式、教学方式更新升级,优化教育产出。多方协同,通过高等学校、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多方联动,构建“校-地-企”协同育人平台,实现平台资源共享、育人成果共用。
2.构建了课程-实践-思政-保障“四位一体”土木类人才培养体系
立足于“新工科”建设和土木行业发展需求,优化课程、强化实践、做实思政、增强保障,构建契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土木类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新工科培养计划,更新升级培养方案,开设智能建造新专业,在新版课程体系中融入人工智能和信息科技模块,优化课程育人体系;依托专业实践、训创平台、社会实践和“校-地-企”协同平台,不断优化实践育人体系;利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优势和团学优势,抓党建、促学风,营造正向校园文化,不断优化思政育人体系;建好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实施青年教师培养提升计划,增强育人本领,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常态化反馈机制,不断优化支撑保障体系,以达成武汉大学土木类人才培养目标。
3.打造了高校、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高效联动的土木类协同育人平台
与中铁十一局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中建三局、中铁大桥局共建省级实习实训基地,与中国一冶集团等共建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与36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合作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指导专业实践、互馈评估培养效果;与湖北省建设教育协会、土木建筑学会、省内24所高校土木类院系及相关企业合作探索实践土木类专业教育改革;与地方政府签订育人合作协议,推动学生服务国家需求。共同打造“校-地-企”协同育人平台,汇聚育人合力。